2月27日,省公路局召開2025年全省公路工作會議,總結2024年工作,分析研判形勢,安排2025年工作。廳黨組成員、局黨委書記楊保主持,局黨委副書記、局長吳詠星作公路工作報告。
會議指出,2024年,全局按照“優質工程、優質服務、綠色人文”總體思路,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奮進,全力推進普通國省道建設養護管理,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。
國道建設有序推進。資金爭取、項目建設和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。
養護管理穩中有進。局管普通國省道綜合優良路率達82.8%。2024年建成普通國省道綠美公路2337公里,三年累計建成6586公里。全局建成苗圃基地114個共1272畝,苗木自給率保持90%以上。“滇南茶馬古道—普洱磨黑至那柯里旅游公路”入選全國第二批交旅融合發展示范案例。
安全態勢平穩可控。完成3項2024年度省人民政府掛牌督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治、36座危舊橋、9座危隧改造、1026公里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、279公里災害防治。
應急保障多維協同。與貴州省公路局建立公路交通應急處置合作聯動機制,臨滄、保山、麗江3個交通物資儲備倉庫工可獲批。完成鎮雄“1·22”山體滑坡公路搶險保通任務,有效防范應對臺風“摩羯”,歷時9日搶通G326秀河線及農村公路阻斷路段,圓滿完成金平縣受災公路網搶通保通任務。
監管服務擴容提質。新改建農村公路12429公里,新增34個鄉鎮通三級公路、462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,建成綠美農村公路1萬公里。農村公路管護領域提供就業崗位39318個。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監管順利完成。
公路科技創新亮點頻現。“公路基礎設施智能運維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”項目獲2024年云南公路交通科學技術獎特等獎。評審出37項“四新”“五小”成果,8項“五小”崗位創新成果在養護一線推廣運用。在全國率先研發“交通態勢監測平臺”,搭建“1站3中心”科研平臺,“基于材料信息學的瀝青流變性能劣化解譯與生物油靶向恢復研究”聯合申報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。
會議強調,2025年全省公路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述精神,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聚焦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,錨定“3815”戰略發展目標,深化改革,推動普通國省道養護模式由養護生產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、公路建管養發展路徑由資源密集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、行業發展動能由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,充分發揮全省公路養護管理主力軍的作用,實現普通國道建設攻堅提速、養護管理穩定提質、“優質服務”鞏固提升,為人民群眾平安暢通出行提供優質公路服務。
會議重點部署了7個方面的工作:
一是科學研判發展形勢,高質量編制“十五五”規劃。
二是深化省地協同合作,高標準推進普通國道建設,打造G219“最美國道”IP。
三是堅持“預防為主”,高水平保障公路運行安全。實施危橋改造74座、危隧改造5座、公路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1108公里。完成臨滄、保山、麗江3個交通物資儲備倉庫建設。
四是建設現代養護工程,高品質服務群眾出行需求。持續完善科學決策體系,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養護市場。深入推進綠美公路建設。啟動普通國省道綠美公路新三年建設計劃,2025年新建綠美公路2273公里,重點打造3條旅游公路,更好服務“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”。加強已建成6586公里綠美公路養護管理。
五是認真履行監管職責,高效能護航公路行業發展。完善高速公路“一盤棋”管理體系。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以上,新增30個以上通三級公路鄉鎮、3000個以上自然村(組)通硬化路。加快實施農村公路“消危”工程隱患整治7000公里,危橋改造150座。
六是突出數字智慧賦能,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。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,推動公路科技創新,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。
七是全面提升能力素質,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。加強政治素質教育和監督,建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,深化作風革命和效能建設,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,提升“清廉云路”建設水平,深入推進行業文化建設。
會議組織觀看普通國省道綠美公路建設專題片,普洱市公路局、昭通市交通運輸局等8家單位作交流發言。
會議采用視頻形式召開。局領導,局機關各處室、干休所負責人,離退休黨支部書記,局屬各單位和省普通國道建設指揮部黨政主要領導、紀委書記,各州(市)交通運輸局分管領導在主會場參加。局機關、局屬各單位、省普通國道建設指揮部機關全體干部職工,各州(市)普通國道建設指揮部、州(市)、縣(市、區)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在各分會場參加。